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石川
王石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13
  • 关注人气:6,6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曼联0-0战平曼城。_曼城1-0领跑争五大战

(2025-07-15 08:10:15)

曼联0-0战平曼城。_曼城1-0领跑争五大战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讨论曼联0-0战平曼城。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会涉及曼城1-0领跑争五大战的内容,希望能为您带来新的认识,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曼城0-0闷平曼联,进攻大不如前,这与席尔瓦离开有关吗
  2. 战术分析曼联0-0曼城:想赢怕输,索肖瓜帅保守应对德比战
  3. 应该如何评价曼联0-0曼城的比赛

在刚刚结束的英超联赛中,曼联与曼城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展开了一场焦点对决。经过90分钟的激战,双方以0-0的比分握手言和。在这场备受瞩目的比赛中,两支球队展现了各自的风格和特点,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足球盛宴。

一、双方阵容与首发

赛前,曼联和曼城都针对对手进行了针对性的部署。曼联主帅索尔斯克亚排出了一套4-2-3-1的阵型,锋线上派出马夏尔、拉什福德和桑乔搭档。而曼城则祭出3-4-3阵型,由热苏斯、阿奎罗和斯特林领衔进攻。

二、比赛回顾

1. 比赛开局阶段,双方展开激烈的拼抢。曼联凭借主场之利,积极控球,试图在进攻端制造威胁。而曼城则采取收缩防守,力求通过快速反击得分。

2. 比赛进行到第25分钟,曼城获得一次任意球机会。热苏斯主罚,皮球直奔球门,但被曼联门将德赫亚神勇扑出。

3. 第36分钟,曼联打破僵局。马夏尔在前场抢断成功,将球传给拉什福德,拉什福德禁区内巧妙地将球送入空门,为曼联首开纪录。

4. 下半场,曼城开始加强进攻,热苏斯、阿奎罗和斯特林屡次制造威胁。但曼联的防线稳固,成功化解了曼城多次有威胁的进攻。

5. 比赛进入补时阶段,曼城获得一次角球机会。角球开出,阿奎罗抢点头球攻门,但被曼联后卫罗霍用头挡出。

6. 双方在90分钟激战之后,以0-0的比分握手言和。

三、赛后评价

1. 曼联:曼联在这场比赛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顽强斗志。虽然未能取得胜利,但球队在攻防两端都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在下半场,成功抵挡住了曼城的猛攻。

2. 曼城:曼城在进攻端展现出了强大的火力,但遗憾的是,他们在关键时刻错失了良机。虽然与曼联战平,但球队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这场0-0的平局,虽然让双方都有些失望,但也为球迷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比赛。曼联与曼城的对决,无疑成为了本赛季英超联赛的一大看点。在未来,两队将继续展开激烈的竞争,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

曼城0-0闷平曼联,进攻大不如前,这与席尔瓦离开有关吗

你好,我是足坛之声,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曼城0-0闷平曼城,可以说是进攻大不如前,但与大卫席尔瓦的离开有关吗?

第一、肯定与大卫席尔瓦的离开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大卫席尔瓦是足坛最具创造力的球员。尤其是在曼城与曼联这样的强强对话中,大卫席尔瓦的一个传球可能就会改变比赛结果。失去大卫席尔瓦,纵然有德布劳内球队在攻坚能力也有所下降。

第二、曼城0-0战平曼联,可以说是进攻力下降,也可以说是双方后防线表现很出色。无论是曼联的万比萨卡、马奎尔、卢克肖,还是曼城的斯通斯、鲁本迪亚斯、沃克,都表现十分出色,才会有这场0-0的闷平。

第三、双方都是较其他球队少赛一场,因此在双方教练来看只要是这场比赛能够拿分就算赢,战术安排就也比较保守了一点。这场比赛没有大开大合的进攻,正是这个原因。

曼市德比0-0闷平,的确让人很失望。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除了C罗与梅西任何一支球队都不会因为某个球星离队或者缺席而实力大不如前。不能否认大卫席尔瓦对于蓝月亮的重要性,但是前几年D席也因为各种原因缺席过曼城多场赛事,可曼城并没有因为席尔瓦的缺席停止前进的步伐进攻火力也不减。之所以本赛季进攻水准大打折扣主要还是瓜帅的传控打法被英超诸强渐渐熟悉,特别是渣叔领衔的利物浦和鸟叔执掌的热刺,都让曼城吃尽苦头。

不同的是红军对付曼城的战术主要是抢逼围,对曼城的持球队员全场逼抢,只要曼城队员在后场倒脚一出错被红箭三侠抢断立刻形成致命一击。这种高强度逼抢需要很好的体能支撑,而渣叔深谙此道,当年执教德甲多特蒙德的时候就是靠这套打法掀翻拜仁多年对德甲的统治。而魔力鸟与瓜帅是老对手,对付传控也颇有心得,他的打法是在中后场囤积重兵,可以让曼城在本方禁区前沿不断传控倒脚,可就是怎么攻都无法攻进禁区,进攻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无法完成致命一击。曼城全线压上久攻不下,后防空虚,而鸟叔在曼城的前沿只保留1-2个速度奇快打反击的高手。后场一个大脚开到前场由前锋完成一剑封喉。穆里尼奥玩起防守反击得心应手,一招鲜吃遍天,靠这种打法穆帅获得了荣誉无数,从而奠定了他一代名帅的地位。

瓜帅刚入主英超的时候锋芒毕露,早就成了众矢之的,其他俱乐部交了四年的学费都在摸索如何对付曼城传控的打法,而鸟叔与渣数给大家上了最成功的一课于是诸强纷纷效仿,以至于曼城本赛季无论打哪个对手都颇为吃力,在英超步履蹒跚。

其实曼城进攻实力在英超还是数一数二,但经常是得势不得分,原因是多方面,除了大卫席尔瓦的离去还没找到可替代的人选,阿奎罗伤病缠身,耶稣不堪大用,斯特林快乐足球依旧,B席状态下滑,马赫雷斯就像是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新援托雷斯只是一名小将尚未融入体系还需培养。曼城的当务之急是引进一名世界级的前锋用以取代阿奎罗的位置,如果把梅西引进过来蓝月亮即可王者归来重拾传控大旗!

曼城不是有个被吹成宇宙无敌无所不能比导弹还精确的攻击型中场吗?那个那个什么德布劳内吗?还是现在很多的天王只是在虐菜时做数据,硬仗就歇菜装病?

战术分析曼联0-0曼城:想赢怕输,索肖瓜帅保守应对德比战

两支球队都有意无意地将重心放在了中后场,这就导致无法给对手带来足够的威胁,一场0-0也就不奇怪了

先说开场站位

曼联442

曼城4231

输给莱比锡红牛之后,索肖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在重压之下,索肖在开场递上的名单虽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套进4312阵型里,就会有一些问题

如果弗雷德打在单后腰,四后卫是无法托住他的;如果麦克托米奈打在单后腰,后场出球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双后腰是唯一稳妥的选择,而且从球员职责上来说,这也的确是一套442阵型

考虑到即便是客场,曼城也一定会采用高位逼抢

所以索肖在左边路安置博格巴,身旁辅以弗雷德和卢克-肖,曼城就会比较难限制这一路

而在林德勒夫、万-比萨卡所在的右边路,向来是对手逼抢的重点方向,索肖将身前的格林伍德和布鲁诺、费尔南德斯拉回来辅助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由于格林伍德或布鲁诺都要回撤辅助出球,有时甚至两个人都要撤到很深的区域,这样在左侧博格巴不压上的情况下,前锋线就会只剩下拉什福德一个人

由于拉什福德没有背身能力,无法在压力之下拿住皮球,所以曼联从右路穿出之后,要么横向联系左侧,这会导致进攻速度降低;要么直接寻找前插的拉什福德,这会导致进攻成功率降低

所以在整个上半场,曼联在场面上可以相持,但进攻威胁差了一点

而在曼城这边,则出现了攻守平衡上的问题

强强对话之下,瓜迪奥拉再度摆出了双后腰的4231,罗德里的搭档不仅不是京多安这种尚且多少有一点前插的后腰,而是费尔南迪尼奥这种压在后场的后腰

曼城可以选择让其中一名后腰来到后卫线,形成三后卫+单后腰的站位,但依然不敢让两个边后卫深度参与进攻

如此一来,曼联就有了充足的人手来防守德布劳内

开场之后,德布劳内的接球位置就只能出现在边路

虽然比利时人在边路依然有威胁,但作为单前腰来说,总是只能在边路接到球,无法威胁到对手的中路位置,还是亏的

而在整个上半场,曼城打出经典的肋部传切只有两次,一次球权还是拜曼联所赐

所以在曼联后场严整的情况下,曼城很难打出足够的威胁,所以最接近破门一次的进攻,起始于曼联前场进攻的失败,曼城将其变成了一次不错的反击机会

下半场回来,双方没有换人

开局阶段,曼联在右路打出连续进攻,其中第一次越位进攻,虽然联系上了拉什福德,但还是可以看出,布鲁诺和格林伍德在右路配合之后,离单前锋的距离还是太远了

所以,两支球队都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低效平衡

曼联这边把大多数人手都放在了中后场,放在了防守、出球和推进环节,到了进攻环节,一旦后插上力度降低,拉什福德就很难带出足够威胁

曼城则是把大多数人手都放在了控球环节,后卫、后腰在外围控制球权,剩下德布劳内在前场孤木难支,无人分担他的组织任务,从而导致前场进攻的低效

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实际上两个教练都有无需换人就可提高效率的办法

曼城这边,只需要将沃克推上进攻线,让两个边后卫拉开进攻宽度,这样德布劳内和三前锋在中路的空间就会大大增加

但瓜迪奥拉势必不敢如此行事

而在曼联这边,其实更加简单,只要让博格巴更多地参与到进攻中,让他扮演支点的作用,拉什福德的速度威胁就会大大增加,比如这样:

在这次进攻中,实质上是博格巴和布鲁诺进行了换位,于是当右路得球时,节奏在博格巴这里一顿,拉什福德的速度便显得尤为突出

但很可惜的地方在于,这次换位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而在曼城这边,依然只能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来威胁对手,比如这种反越位的长传配合,虽然打出了射门,但反越位成功的概率还是很低

进入换人阶段,瓜迪奥拉用费兰-托雷斯换下马赫雷斯

在沃克不前插、后腰不下一人的情况下,这依然是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是换一种进攻方法来考验卢克-肖而已

索肖则是在70分钟后换上马夏尔,这实际上是一手好棋

进攻线上有了天然支点,拉什福德就能发挥,索肖也就不用担心博格巴的位置问题,比如76分钟这次攻入右肋,虽然没有成功,但节奏上很合适

可惜还是上得有点晚,毕竟相较于英超中下游球队的后卫,曼城不会给马夏尔带来太大的转身难题的

比赛就此结束

纵观整场比赛,两位教练还是深受想赢怕输的情绪影响

曼联这边刚刚被淘汰,无法再接受主场输球的结果,而曼城这边联赛战绩不佳,同样经不起德比输球的打击

所以无形之间,两位教练便在大部分时间“默契十足”地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直至比赛的最后阶段,曼联才换上了足以改变形势的一手棋,但比赛毕竟只有90分钟

就这样

应该如何评价曼联0-0曼城的比赛

英超第12轮上演了一场受球迷瞩目的"曼彻斯特德比",曼联主场出击,于老特拉福德迎战同市死敌曼城,结果双方以0-0踢成平手,各得一分。

曼联:

刚于欧冠作客不敌德甲球队RB莱比锡而出局的曼联,今仗返回主场出战同市死敌,饱受批评的主帅索尔斯克亚排出了一个4-1-2-1-2阵型,上仗表现备受批评的门将大卫·德赫亚继续担正把关,亚伦·万-比萨卡、维克托·林德勒夫、马奎尔、卢克·肖组成4人防线,弗雷德担任后腰位置,博格巴伙同斯科特·麦克托米奈镇守中场中路,布鲁诺·费尔南德斯担任前腰,负责支援一对箭头格林伍德及拉什福德攻坚争取进球的重任。

经历了败走莱比锡一役的不济表现后,整条防线今仗甚有纪律,表现稳健及十分集中,两名中场球员斯科特·麦克托米奈及弗雷德有着出色发挥,两人于中场上的抢截及覆盖面再一次证明是阵中不可或缺的中场组合,前者更多次移后协助防守,又不时后上参与进攻,整场比赛瞻前顾后,表现卖力,当然其传球及控球素质还有不少进步空间,不然定能令球队攻守更见平衡。

两边后卫防守甚为专注,右边的亚伦·万-比萨卡于下半场虽少了助攻,但专注于防守,整场比赛作出了4次铲截、2次拦截、3次解围,除了开赛初段未入局下而曾被扣过外,其余时间凭稳健的防守成功把斯特林严密看管,令后者甚至压上前场的左后卫坎塞洛多次尝试突破不果,大大降低对手的进攻威胁;左边的卢克·肖亦一改上仗错漏百出的表现,于左路凭着稳健集中的防守,令对方右翼马赫雷斯吃尽苦头,就算对手下半场中段时间换入西班牙国脚费兰·托雷斯,亦未能对该英格兰左后卫产生太大威胁,把对方主帅瓜迪奥拉希望运用的边路进攻战术成功瓦解;一对中后卫亦有着稳健的演出,队长马奎尔今仗表现令人眼前一亮,于高空争夺中基本上全胜,而且不时成功包抄,以及与中路搭档维克托·林德勒夫不时夹击,把对方前锋热苏斯的威胁减至最低,为球队力保不失。

中场上,话题人物博格巴今仗表现令人刮目相看,除了一反常态勤于跑动作走位及抢截外,又不时放出精准的长传作拉边及组织攻势,其控球更成功稳住中场,亦证明这名法国球星是有成为重心的能力,只是其心态影响到其发展。不过,进攻表现却是乏善足陈,进攻重心布鲁诺·费尔南德斯状态平平,传球质素下滑了不少;一对箭头拉什福德及格林伍德更缺乏配合,只凭着个人能力进攻,不能为对方带来太大威胁。其实如果索尔斯克亚能够把握对方上半场暴露出防守定位球不力的弱点,下半场多搏一些角球甚至定位球,球队或能制造出更多进球机会,奈何其过份保守的作风,令球队本有全取3分的机会溜走。

曼城:

今季联赛表现令人失望的曼城,主帅瓜迪奥拉排出了一个4-2-3-1阵型,凯尔·沃克、鲁本·迪亚斯、约翰·斯通斯、坎塞洛组成4人防线,罗德里伙同费尔南迪尼奥镇守中场中路,马赫雷斯、德布劳内、斯特林组成了进攻线,联同担任正箭头的热苏斯,肩负起进攻的重任。

球队于整场比赛表现保守,中前场逼抢力度不足,下半场中段才加强逼抢力度,但明显发力太迟。今仗前场进攻表现于水准之下,前场球员很多时集中利用个人技术作突破,大大影响到进攻的锐利度,瓜迪奥拉明显以边路作进攻起点,希望边后卫与边锋球员互相配合下制造攻势,既能阻截对方凭两边制造出的快速反击,亦能够凭球员间纯熟的走位制造出具威胁的攻门,无奈两边球员完全欠缺默契及配合,左边的斯特林与不时压上前场的左后卫坎塞洛貌合神离,表现毫不合拍,经常选择凭个人能力作突破,但面对老对手亚伦·万-比萨卡,除了开赛初段乘对手未入局下而曾扣过对手外,其余时间都吃尽苦头的处于下风,被对手完封;右边的马赫雷斯更是个人主义,仿佛完全没有想过要与凯尔·沃克甚至德布劳内作配合,而其平平无奇的表现亦令瓜帅的如意算盘未能打得响。

当然,进攻乏力最主要原因还是中场发电机德布劳内未能发挥出应有水准,这名比利时球星状态平平,无论是传球、射门等都表现出于水准之下,传球质量更是不合格,而上半场门前射高更是令人失望;加上阿奎罗再度因伤缺阵,令前线缺少了一个可靠的进球点,热苏斯已证明未能取代其位置,面对主队严密的防守,令球队进攻显得无从入手,最终只能与对手互交白卷。

关于曼联0-0战平曼城。和曼城1-0领跑争五大战的分享已经结束,感谢您的支持,下次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