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东部热刺激光园
大家好,相信大家对温岭东部热刺激光园和的话题都有一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在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热刺激光园作为一项前沿科技,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目光。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部的热刺激光园,探寻这一科技与生态共融的未来之光。
一、热刺激光园的概况
热刺激光园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部,占地面积约500亩,是我国首个以热刺激光技术为核心的综合体。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于2016年开工建设,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热刺激光园以光、热、电、氢四大能源为核心,集新能源研发、生产、应用、展示于一体,旨在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热刺激光技术的原理与优势
1. 原理
热刺激光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热能激发半导体材料发光的新型能源技术。该技术将热能转化为光能,具有高效、环保、可再生等特点。
2. 优势
(1)高效:热刺激光技术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可达到30%以上,远高于传统太阳能光伏发电。
(2)环保:该技术无需使用任何化学物质,无污染排放,对环境友好。
(3)可再生:热刺激光技术利用的是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三、热刺激光园的应用领域
1. 新能源发电
热刺激光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地热发电、工业余热发电等领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照明照明
热刺激光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可用于道路、广场、公园等场所的照明,降低能耗,提升照明效果。
3. 太阳能热利用
热刺激光技术可利用太阳能热能,实现热水、供暖等功能,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四、热刺激光园的生态效益
1. 减少污染
热刺激光园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了传统火力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优化能源结构
热刺激光园的发展有助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3. 推动产业升级
热刺激光园的建成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温岭东部热刺激光园作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新能源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热刺激光技术必将在我国新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科技与生态共融的未来之光,照亮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之路。
台州热刺激光是黑厂吗
台州热刺激光不是黑厂。
1、合法合规经营:台州热刺激光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成立的,其经营范围包括激光器、光学镜片、电力电子器件的制造、加工,机械设备、光电子产品的销售,以及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等,这表明公司具有明确的经营方向,且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2、人员管理规范:公司设有法定代表人、监事和经理等职位,且这些职位由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担任,这种规范的人员管理结构有助于确保公司的运营稳定,防止出现随意罚款、管理不人性、发薪不准时等黑厂常见的问题。
3、台州热刺激光器件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04月16日,是一家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东部新区金塘北路2号中小企业孵化园b区2号科研厂房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徐海军,注册资本为5000万人民币,经营状态为存续。
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平台
来源:台州日报
>科创园二期
>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可降解塑料餐具技改项目
>浙江东音泵业有限公司募投项目
>温岭市东部新区刺激光厂房建设工程
>台州市洛克赛工具有限公司技改项目
【核心阅读】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这个占地36.9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是温岭发展高端制造的示范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省海洋经济示范区之一。
去年,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紧盯47个市级重点项目进展,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共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5.78亿元,同比增长47.73%。其中工业性投入22.06亿元,同比增长119.63%;房地产及服务业投入5.31亿元。
今年以来,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不断深化“三服务”活动,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强招商、抓项目、优服务、促发展,努力打造万亩空间、千亿产出的“万亩千亿”产业平台。
“在项目建设带动下,东部产业集聚区将积极融入大湾区,高质量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确保进入全省开发区十强;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超50亿元,其中工业性投资超30亿元,出让工业用地超2000亩,实现工业产值、税收翻一番,成为拉动温岭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骆立方说。
◎本报记者葛星星文本报记者孙金标摄
>>>招大引强,增添发展动能
>>>招大引强,增添发展动能
驱车行驶在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宽阔的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整齐的厂房和繁忙的施工现场。
总规划面积约550亩的热刺激光产业园项目工地上,厂房建设正在快速推进。该项目是去年温岭市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引进的“大好高”项目典型,目前两座厂房已完成二三层平台浇筑,预计2020年竣工投产。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激光器生产基地,到2025年预计累计实现产值超80亿元。
“热刺激光产业园项目主要依托北京热刺激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上下游企业,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将给温岭带来一系列‘催化反应’。”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告诉记者,当地很多产业都要用到激光技术,“如果将激光切割、激光测距等运用到机床设备中,可以使产品的精度及加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强招商、引项目,是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去年10月17日,温岭3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东部产业集聚区占了3个。除热刺激光项目外,伺服电机、机器人产业项目一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松川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增燃气表智能制造项目等一系列大项目也在集聚区落地生根。
浙江德利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底盘悬挂系统的企业。自从进入东部产业集聚区,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2017年公司产值8000多万元,去年达到1.4亿元。”浙江德利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康明告诉记者,企业进入园区后,在厂房规划、产业规划以及整个企业的管理上,都比原来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实际上,无论是厂房规划还是产业规划,都是东部产业集聚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的入园门槛。“我们在引入产业时,对企业的产值、税收、能耗、科技含量等八个方面的指标进行量化考核,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还要通过‘招商局初评、专家组走访考察、评估研判、量化打分、提交市长办公会议审议’这一套规范的评估程序后,才能正式入驻。”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招商局局长蒋剑介绍。
“一号工程”的高位推动和不断优化的体制机制发挥出强大效应。去年,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紧盯47个市级重点项目进展,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包括7家上市企业和1家外资企业;中小企业孵化园、科创园、工业地产等平台项目正逐步发挥效益。
作为温岭的“产业大平台,投资主战场”,目前东部产业集聚区已引进产业项目240个,形成了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并不断‘建链、补链、强链’,发展信息电子技术、激光产业、整车制造三大新兴产业。
“今年,我们力争招引投资超10亿元县市长工程2个、超5亿元项目5个、3亿元至5亿元项目若干个,同时全力推进我们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林剑说。
>>>高效服务,推动项目落地
天气渐热,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高端伺服电机、机器人产业项目一期生产基地现场的工人们却丝毫没有懈怠,争分夺秒抢进度。
该项目由上海川能精密电机有限公司与日本技术团队合作,一期投资约5.6亿元,建设年产各类交直流伺服马达及控制系统120万套和步进马达及控制系统300万套,关节机器人2000台的生产基地。项目从摘牌到开工,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在正常情况下,整个报批过程需要3个月。
以非常之力推进重点项目,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联合市行政服务中心推出了“减、联、包”等优化审批流程。“减”,是指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减材料、减环节、减程序,全面推行容缺受理机制。“联”,是指采取并联公示、联合图审、并联审批等方法,再提效能。“包”,就是将入园项目纳入“两包”服务范围。
叶梦娅是东部产业集聚区的代办员,负责项目的报批对接和办理工作。企业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防雷、气象审批、环评公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公示……七大程序,叶梦娅全程“包办”,最大程度为企业“减负”。
卸下“负重”,企业开启了发展的“快车道”。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环保餐饮具的上市企业,其产品以出口为主,是麦当劳、肯德基等终端客户国际供应商。
2016年,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技改项目落户东部新区,这个项目从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仅仅用去14天时间,创下了项目审批最短用时。此外,管委会还创新工作方法,对企业厂房实行分批验收。
“从施工开始到厂房竣工,仅用了7个月。早投产就早出效益,时间上的缩减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那是不可估量的。”台州富岭塑胶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郏伟说。
为抓好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管委会还践行“围墙内的事情企业干,围墙外的事情政府办”服务理念,并通过管委会领导及工作人员联系企业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质性难题。
“施工过程中,我们没想到的问题,管委会都提前考虑到了。比如对地质勘探、环评、总评、方案的设计等审批环节进行预估判断,让我们少走了弯路。”浙江热刺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筹备组副组长方轰兵告诉记者,管委会还在项目部派驻专员,第一时间协调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高效服务推动项目落地。近年来,随着上市企业利欧股份年产150万台小型水泵、15万台智能变频高效多级泵和1万台工业泵项目,以及南洋科技新增年产90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等一批高端、优质项目陆续投产,东部产业集聚区这个投资主战场渐成燎原之势。
今年,东部产业集聚区力争新开工项目2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性投资翻一番,并扎实推进200个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落地见效。
>>>精准破题,优化营商环境
6月14日,记者走进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的数字工厂,厂里的“神经中枢”,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日常仅有两个人坐镇的智能指挥中心,指挥着整个厂区的生产车间,各类数字和模型不时在滚动的大屏幕上闪烁,全程数据信息尽收眼底。
泵与电机是温岭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作为温岭泵与电机产业的龙头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曾遭遇困境:企业走智能化生产路线已迫在眉睫,但老厂区的面积已满足不了发展需求。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广袤的土地,正好给利欧集团提供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大平台。2017年4月,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入驻集聚区,占地整整530亩。每一个步入利欧的参观者都发自内心地感慨新厂区的规模之大、设备之新。
项目引了进来,关键还要“落下去”。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又动起了“脑筋”。他们专门划出1500亩的工业用地,设立了一个转型升级示范园,吸引相关产业的配套企业落户新区。
台州鼎晖机械有限公司是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的配件供应商,自从2016年进入园区投产以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搬到这里后,我们能全心全意地去拓展自己的业务,做好产品质量。公司产值也从原来的2000万元上升到了去年的近4000万元。”公司负责人王军辉说。
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方沃土。如今在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已经有35家配套产业的企业入驻,与上游企业配合无间,共同发展。
大企业要服务,小企业同样要扶持。去年下半年,温岭通驰汽车空调制造有限公司搬进东部产业集聚区。项目刚开建,企业就接到了订单。可是没厂房生产,怎么办?就在公司负责人张建华一筹莫展时,管委会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让企业搬到孵化园过渡生产,订单按期交付。
东部产业集聚区小微企业众多,不少小微企业都面临招工难、留人难等难题。“小微企业里外来务工者居多,可科创园内的企业只设有生产和办公区,生活配套设施不足,外来员工很难留下。”一小微企业主向管委会“吐槽”。
如何破解难题?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经过多方协调,结合集聚区此前的相关规划和企业意向,最终促使科创园一、二期的众多小微企业联合成立了市科创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相关生活配套设施。
同时,管委会还在科创园一、二期项目中间腾出一地块,由市科创房地产有限公司摘得,用于建设“延阳邻里中心”。中心建成后,将集党建和餐饮、休闲等生活配套功能于一体,为企业职工打造一个“暖心”之家。
“我们深入践行‘五心’‘妈妈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今年力争新投产企业50家,工业产值翻一番,实现产出爆发式增长,为打造高质量、高能级的‘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作出东部集聚区的贡献。”骆立方表示。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加入台州买房置业群II
(注明买房区域,I群已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感谢阅读本篇文章,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关于温岭东部热刺激光园的新启发,同时也期待你们的相关经验分享。